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修仙从高二开始

修仙从高二开始

修仙从高二开始

作  者:刘居胥

类  别:言情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9-15 05:08:33

最新章节:第387章 竹纸坊的纸

都市修仙+无敌+日常+探索+寻古迹+爽文(本想苟全性命于乱世,在地球猥琐发育,没想到如今的修仙界落魄到如此地步!最强者竟是我自己,不装了,我就是无敌!)我!乃青冥仙域大罗金仙,我!乃天神下凡,可惜仙道渺茫,一时大意了!一切又从头!重回地球的我修为尽失,法力不在,无人知我,无人看我,面对冷言与嘲笑!我变得谨小慎微却又... 修仙从高二开始从修仙大学开始  修仙从学好  修仙从高二开始的  修仙从高武开始  从修仙大学开始无弹窗  修道从高考落榜开始  从修仙大学  从修仙大学开始笔趣阁  修仙从学好数理化开始免费阅读  从修仙大学开始起点  修仙从大学开始别的名字  修仙从高科技开始  从修仙大学开始免费阅读  

《修仙从高二开始》第387章 竹纸坊的纸

相邻推荐:小怪物的春天by狐狸雨未删减版  模拟:从奇葩动物开始  新生by匿名咸鱼笔趣阁无弹窗  鸿山折玉by匿名咸鱼  新生by匿名咸鱼  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  小怪物的春天by狐狸雨  商舟洛然by林中草未删减版  鸿山折玉by匿名咸鱼笔趣阁无弹窗  穿越后,觉醒无上功法的我要复仇了  修仙:手握仙府也得从头开始  昭昭在目by布糕酥泥  商舟洛然by林中草  昭昭在目by布糕酥泥未删减版  新生by匿名咸鱼未删减版  昭昭在目by布糕酥泥笔趣阁无弹窗  禁区归来后,我无敌诸天  鸿山折玉by匿名咸鱼未删减版  舍舟by谷草转氨酸笔趣阁无弹窗  小怪物的春天by狐狸雨笔趣阁无弹窗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把竹纸坊的路线细细讲给每个围拢来的人听,末了总不忘添上一句:“去了要是找不着路,就喊我们名字,我们教你们做竹纸,保证能做出一张属于自己的纸。”竹翁也在一旁笑着帮腔,手里摩挲着腰间挂着的竹制烟袋:“竹纸坊的纸啊,是用三年老竹做的,写在上面的故事风吹不散、雨淋不褪,你们去了肯定不亏,还能听听林溪那丫头当年做纸的趣事。”这话引得众人眼睛发亮,不少人当场就掏出纸笔,把路线记了下来,连带着竹翁说的“不褪色的故事”,都一并记在了心里。

竹文化节散场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西山头,把镇口那棵百年老槐树染成了金红色,连飘落的槐叶都带着暖融融的光。林念提着个装满竹纸的竹篮走在前面,竹篮是竹翁早年编的,篮身上刻着细碎的竹叶纹,走起来“咯吱”轻响,像是在跟着脚步打拍子。阿竹和小宇跟在后面,手里攥着满满的小礼物——有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画的竹叶水彩画,纸角还沾着点没干的颜料;有镇西头编竹器的老人送的竹蚂蚱,触须是用细竹丝做的,一碰就颤巍巍地动;还有卖炒货的张婶塞给他们的一包刚炒好的竹米,热乎乎的,隔着油纸都能闻到焦香,“给你们俩补补力气,忙活一天了”。

“今天真热闹呀。”阿竹蹦蹦跳跳地走在青石板路上,浅青色的表演服下摆扫过路边的狗尾草,带起一串细碎的露珠。她手里捏着那只竹蚂蚱,时不时举起来晃一晃,“好多人都问竹纸坊在哪儿呢,下次体验日肯定更热闹。”小宇点点头,指尖转着竹蚂蚱,忽然停下脚步说:“不如我们在竹纸坊设个‘竹纸体验日’,每个月选个晴天,专门教镇上的人做竹纸。这样不仅能让更多人学会做竹纸,还能把林溪奶奶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多好。”林念回头笑了,阳光落在她发梢,镀上一层金边:“这主意好,我明天一早就帮你们写告示,用竹汁写在你们做的竹纸上,贴在镇口的老槐树上,保证醒目。”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念写的告示就贴在了老槐树最粗的枝桠旁。告示纸是阿竹和小宇前几天刚做好的竹纸,米黄色的纸面泛着淡淡的竹香,上面画着竹纸坊的简笔画——矮矮的竹屋、架着竹纸的竹架,连屋前的石臼都画得清清楚楚;字是用新鲜竹汁调的墨写的,青绿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鲜亮,末尾还画了片小小的竹叶做落款。告示刚贴好,就围了不少人来看。穿开裆裤的小娃娃拉着家长的手,仰着脖子喊“我要去做纸”;镇东头的王阿婆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上,指着告示问“真的能教我们这些老太婆做纸吗?我年轻时候在娘家见过人做竹纸,可惜没敢试,现在能学吗”;连镇小学的教书先生都来了,手里捏着折扇,笑着说“我要带着学生们去,让他们看看纸是怎么从竹子变出来的”。

第一个“竹纸体验日”定在三天后的清晨。这三天里,阿竹和小宇几乎天天泡在竹纸坊里做准备。他们在竹纸坊门口摆了四张竹桌,都是从竹艺坊搬来的旧竹桌,用细砂纸把桌面打磨得光溜溜的;竹料选的是三年生的老竹,提前劈成一尺长的细条,码在竹筐里;木杵和竹帘也一一检查过,木杵的把手缠了新的竹丝,竹帘的破洞用细竹线补好;还把竹翁给的竹节草捣成了汁,装在十几个小竹碗里,摆在竹桌上——竹节草汁涂在手上能防竹刺,是竹翁当年跟林溪学的法子。林念也没闲着,提前蒸了两笼竹叶包,里面裹着糯米和豆沙,装在竹篮里,准备给体验日的人当点心。

体验日那天,天还没亮透,竹纸坊外的竹林就传来了“沙沙”的脚步声。第一个来的是镇东的王阿婆,手里牵着小孙子豆豆,豆豆怀里抱着个比他还高的小竹篮,奶声奶气地说“要装自己做的纸,给爷爷看”。接着,文化节上见过的几个孩子也来了,吵吵嚷嚷地冲进竹林,脚下的竹叶“哗啦”响,吓得几只竹鸡扑棱棱地从竹丛里飞出来,翅膀扫过竹叶,落下一串露珠。竹翁来得最晚,背着个半人高的大竹篓,里面装着他连夜编的小竹筐,竹筐上都编着“竹纸坊”三个字,“给大家装做好的纸用,省得拿在手里皱了”。

等所有人都到齐了,小宇站在石臼旁,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他穿着林念缝的浅灰色短褂,手里握着竹刀,先指了指旁边的竹料:“大家先看我做一遍,采竹要选三年生的老竹,老竹纤维粗,做出来的纸才结实;劈竹要顺着纤维劈,不然竹条会碎;捣纤维的时候力道要匀,太轻了纤维捣不碎,太重了纸会脆……”阿竹在一旁补充,把自己第一次做纸的“糗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我第一次捣纤维,把木杵砸到了石臼外,差点砸到自己的脚;抄纸的时候手一抖,纸浆歪成了月牙形,小宇哥哥还笑我做的是‘月牙纸’呢。”这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顿时松快下来,连王阿婆都笑着说“原来你们也有做不好的时候,那我们就放心了”。

开始做纸时,竹纸坊里顿时热闹起来,连竹林里的风都带着欢快的气息。孩子们围着石臼,伸着小手争着要捣竹纤维,小宇怕他们累着,让他们排着队轮流来,每人捣三下,“轻一点,像拍小皮球一样”。孩子们乖乖听话,小手握着木杵往下捣,虽然力气小,却格外认真,额头上都冒出了细细的汗珠。阿婆们则坐在竹桌旁,小心翼翼地拿着竹帘,像捧着宝贝一样,偶尔纸破了,就笑着说“没事,阿竹丫头说第一次都这样,我们再试一次”。竹翁拄着竹杖,在人群里慢慢走,帮着指导新手劈竹,还把林溪当年做纸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林溪那丫头第一次做纸,捣了半个时辰纤维,手都酸了,结果抄出来的纸薄得像蝉翼,一吹就破,她坐在石臼旁哭,哭完了又接着做,直到做出第一张完整的纸,笑得比谁都甜。做竹纸和做人一样,要耐心,要用心,急不得。”

阿竹带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抄纸,小女孩叫丫丫,眼睛圆圆的,像两颗黑葡萄,手却很小,握着竹帘时手指都在发抖。阿竹就蹲下来,握着她的手,一起把竹帘往纸浆盆里沉:“慢慢来,别慌,像捞水里的小鱼一样,轻轻沉下去,再慢慢提起来。”丫丫盯着竹帘,小脸蛋绷得紧紧的,直到竹帘提起来,看到上面完整的纸浆层,才高兴地跳起来,声音脆生生的:“我做好啦!我要在上面写‘妈妈我爱你’,妈妈每天都给我做早饭,我要让她知道我很爱她。”

小宇则在帮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劈竹。老爷爷的手有点抖,握着竹刀劈了几次,都没把竹条劈开,反而把竹刀卡在了竹节里。小宇就走过去,帮他扶着竹料,手把手教他:“爷爷,竹刀要对准竹节缝,这里的纤维最松,用力往下落,一下就能劈开。”老爷爷按着他说的试了试,竹刀“笃”地一声,果然把竹条劈成了两半,他笑着拍了拍小宇的肩膀:“还是你们年轻人厉害,我这老骨头,几十年没摸过竹刀了,手都不听使唤了。”小宇连忙说:“爷爷您只是好久没做了,多试试就熟练了,您劈的竹条比我第一次劈的整齐多了。”

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头顶,竹林里的竹香混着纸浆的气息,格外清新。大家坐在竹纸坊门口的石凳上,吃着林念带来的竹叶包。竹叶包是用新鲜的竹叶裹的,里面的糯米黏黏的,豆沙甜丝丝的,咬一口,竹叶的清香混着糯米的甜香,在嘴里散开。丫丫举着自己刚写好字的竹纸跑过来,给阿竹看:“姐姐你看,我写好字啦!”纸上用竹汁写着“妈妈我爱你”,字迹歪歪扭扭的,旁边还画了个小太阳,太阳的光芒是用竹汁点的小点点。阿竹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写得真好,等纸干了,你送给妈妈,妈妈肯定会很高兴的,说不定还会把这张纸贴在墙上呢。”

下午,风渐渐大了些,竹架上的竹纸很快就晾干了。有的纸泛着米黄色,上面能看到细细的竹纤维纹路;有的纸被孩子们涂了颜色,红的、绿的、蓝的,像一朵朵彩色的花;还有的纸被折成了纸船、纸鹤,摆在竹桌上,格外好看。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