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

作  者:妙音0

类  别:玄幻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7-10 15:55:16

最新章节:第28集直解

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颂最新章节,唯识三十颂无弹窗,妙音0,笔趣阁 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颂颂偈原文  唯识三十颂原文pdf  唯识三十颂唐思鹏  唯识三十颂慧律法师视频  唯识三十颂直解  唯识三十颂济群法师讲义  唯识三十颂义贯  唯识三十颂讲什么  唯识三十颂科判表  唯识三十颂导读  唯识三十颂图解  唯识三十颂直解讲记  唯识三十颂释  唯识三十颂背诵技巧  唯识三十颂念诵  唯识三十颂释论  唯识三十颂讲记  唯识三十颂直解净界法师  唯识三十颂疏义  唯识三十颂讲话 井上玄真  唯识三十颂讲话慧律法师文字  唯识三十颂韩镜清  唯识三十颂白话文  唯识三十颂讲义  唯识三十颂原文  唯识三十颂全文及翻译  唯识三十颂原文背诵  唯识三十颂主要讲什么  唯识三十颂作者是谁  唯识三十颂宽谦法师  唯识三十颂和唯识三十论  唯识三十颂讲解视频  唯识三十颂直解全文  唯识三十颂济群法师  唯识三十颂白话文对译文  唯识三十颂偈颂  唯识三十颂释成观法师  唯识三十颂原文读诵  唯识三十颂和唯识二十颂的区别  唯识三十颂传济法师  唯识三十颂偈颂全文及注释  唯识三十颂讲话  净莲法师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原文及白话文  净莲法师讲解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传济法师讲解25  

《唯识三十颂》第28集直解

相邻推荐:被各路大佬强制爱了NP 高H  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  微尘耀星河  意外获得系统长篇 高H 爽文  被强上后我成瘾了NP 出轨 乱伦 偷情  混民国,不借就抢  高攀校园1v1)-woo18.vip  麝香之梦NPH  上瘾父女1V1高H  【H】青伤  猫崽崽今天分化了吗  误入男校的女生高h、np、乱伦  余花糙汉H  NBA:从折磨乔丹开始加点升级  傻子阿牛阿牛田梅完整版  借种 1V1 高H  你们发情时小点声(NPH读心)  深雪1VS1校园H  隔壁禽兽的他高H1V1 糙汉X软妹  综武:憧憬成为幕后黑手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唯识三十颂直解》(第1/2页)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四十四面。

五、极难胜地——断于下乘般涅槃障——证类无别真如。

这个是第五地的菩萨。前面四地的菩萨虽然在修六波罗蜜,但是他的重点在调伏烦恼上用功,在性空上的这种加行不断地深入。但是这个五地的菩萨就开始去注意缘起了。极难胜地是怎么说呢?“真俗双照,极难超越。”这个五地之前的菩萨他要入了佛堂,他入根本观,观一切法空、无我我所的时候,他跟真谛相应。从佛堂里面出来,遇到这些世俗地的境界,在观察缘起,看到众生的差别的善根,他的差别的烦恼相貌的时候,他这种空性的智慧,那个俱生的那个执著还会生起,所以很难能够真俗双照,五地之前的菩萨是很难。

但到了五地的菩萨,他能够观诸法的本性是毕竟空,同时也能够观察在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当中,每一个众生的差别的因缘。虽然观察差别因缘,他对每一个众生是平等的,没有爱憎取舍,他有这样的功力,“真俗双照,极难超越”。这个是一般的凡夫,一般二乘的圣人所不能超越的境界,极难胜地。

这样的一种地,他是“断于下乘般涅槃障,证类无别真如”。这个事情是这样,就是说这个极难胜地,他真俗双照的结果,能够把生死的这些扰动的境界,还有涅槃的这些寂静的状态,这样的一种分别执著给停下来,就是类无别。这个类就是品类,就是这些生死的生灭法,还有涅槃的不生灭法差别,这种所执障的执著把法执给停下来,叫类无别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心情还是欢喜空性,因为安住在毕近空毕竟是寂静的。他大悲心发动的时候,会到人间的世界里面弘扬佛法,带众生念佛,或者是拜忏,他当然也是不排斥。但是他心中还有一点分别,就是对这种生灭的境界跟不生灭境界还是有一点分别。对于这种不生灭的境界,内心的深处还是欢喜。“弃生灭,守真常”,还是欢喜这种境界。

到了五地,真俗双照的时候,把真谛跟俗谛把它均等了以后,他就对这种二乘落入到涅槃的境界,他没有欢喜心了,不羡慕了。他内心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对于无上佛道的追求决定不退转,他决定不再羡慕阿罗汉安住在涅槃当中。哎呀,你在涅槃当中这么得寂静,真是羡慕你,他没有这回事情了,他能够断除这样的一种障碍,这种下乘,就是二乘人般涅槃这种障碍他断除,永远断除了。

他所证到的真理就是品类无别,对于生灭法、不生灭法这些差别的相貌,完全都把它息灭了,他能够了达诸法不生、不灭。所谓的生、所谓的灭,这样对待法的分别都停下来了,就是极难胜地,这个菩萨的智慧是很难超越的,真俗双照,套一句智者大师的话,即空、即假、即中。

六、现前地——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

这个现前,就是“染净平等,妙慧现前”,前面是真俗双照,这个是染跟清净,这些法都平等。他断除的障碍是粗相现行,证得无染净真如。这个粗相现行,就是这个菩萨,他在观这个缘起——十二因缘。为什么会有生死呢?原来我们凡夫的心有无明,认为这个生命体有一个我。有这个我,就依止这个我来发动罪业、或者善业。缘行,由这个行熏习阿赖耶识就变成识。由这个识就投胎了,名色、六入、触受、乃至于生老病死,这是一个杂染的缘起。那么他为什么能够解脱生死呢?生死的业力为什么不能够系缚他呢?因为他无明息灭了,他观察这个五蕴没有我,没有我的时候就不再造业力了,无始的业力就停下来了。业力一停下来了,阿赖耶识也停下来,名色就不再投胎了,乃至于生老病死灭,这是一个清净的缘起。

他对十二因缘的这种杂染的流转门、清净的还灭门,这样的一种差别相貌的障碍给断除掉了,证得无染净真如,他就能够知道染净平等,无有差别,不管是生死的杂染或者是清净的还灭,这些从真如的角度来观察是无差别的相貌,叫做粗相现行障。

七、远行地——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

这个远行地,什么叫远行呢?就是“有功用行,住最边缘。”前面的真俗双造的智慧,观一切法空,又同时通达诸法的缘起;通达诸法缘起,内心当中又没有爱憎取舍。这样的真俗双照,在七地之前都还是有功用行,都还要如理作意。但是这个远行地,他这样的一个情况,已经是现前的时间比较多了,就是他在这个有功用的智慧当中是到达最边缘,再过去就无功用行了,叫做远行地。他这个走路已经走到最边缘的,在前面往脚一踏就落悬崖去了,没有地方走了,就是有功用行的智慧当中,他修行已经最边缘了,叫做远行地。

“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前面是粗相的现行,这个是细相的现行。前面的粗相是一个很粗的观察,把这一切法的差别分成杂染的流转门,清净的还灭门,这是一个粗相的。这个细相,是就着还灭门当中又很多差别相。哦,你怎么息灭无明呢?你是依止禅宗的方法,你是根据唯识的方法,你根据天台的方法,你根据中观的方法。对于佛陀的这种清净的教法还有取相的分别,还有取相。这个是了义,这个是不了义,我修的是了义,你修的是不了义,这叫细相现行障。这个时候远行地能够消灭,证得法无别真如,通达“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这个现前地和远行地,主要的是证得诸法不垢不净。哦,这个生死是污垢的,这个还灭门是清净的。在还灭当中,哦,你是观一切法空,你这个是藏教的,是污垢的;我这个是通教的,是清净的。你观一切法空不能够生起妙用,那你这个是污垢的;我这个唯识学又是清净的。你唯识学的真如跟天台宗的比起来,你又是污垢,我天台宗又是清静。我们凡夫对法有很多很多的分别。但是到了七地,观一切法不垢、不净,这些差别的相貌都停下来,这种所知障都停下来。

这个事情是这样,这个菩萨随着他的智慧的开展,“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这种智慧的开展它的作用就更大。举个例子,在经论上讲说,我们没有证得不垢、不净之前,比如这个菩萨遇到一个众生。你观察这个众生他的根机,你要跟他做杀盗婬妄的事情,他就会学佛。但是七地之前的菩萨不敢做这种事情,他认为这个是污垢的。但是证得不垢不净的菩萨可以,他观察这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他没有这种污垢跟清净的分别,没有这种事情,对众生怎么有好处就怎么做。

所以远行地的菩萨证得不垢不净以后,他的做法就不完全是做清净的法了,不完全,因为在他的观察当中,污垢跟清净是无差别的,他真的见到这样的真理了,他做污垢的也是清净的,也可以这样讲。他的那个“无得不思议”,他的妙用更大了,有些众生别人没办法度化的,他可以度化;有些方便别人不能施设,他可以施设,他可以没有过失。他的智慧开展得更广大了,就是他证得诸法不垢不净了。这个是远行地有这样的境界,法无别真如。这一切的法是无差别的,不管杂染法、不管清净法,清净法当中不管了义、不了义,都是无差别的,契机就是良药。

八、不动地——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

这个不动,什么叫不动呢?“妙智相续,心不扰动。”妙智,他那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恒常的相续。内心当中不为一切的烦恼、所知二障所动,不动。这个不动地的菩萨他所断除的障碍,是断除无相中做加行障。八地菩萨以前的这个菩萨,有时候他心中还有一种想要闭关的冲动,总觉得在这个世间的尘劳中活动,对这个下化众生固然重要,但是上求佛道这件事情也蛮重要的。对自己内心智慧的光明的开展,他也是偶尔会想到动一个念头,继续地在无相的智慧当中做加行,还有这样的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