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相国在上

相国在上

相国在上

作  者:上汤豆苗

类  别:言情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6-23 07:41:14

最新章节:013过河卒

当国秉政,称量天下,权柄系于一身者,可称相国。……大燕百年,山河一统。  薛淮以天赋之才摘得科举探花,本可倚清流领袖座师之名、亡父忠烈报国之荫,安享盛世闲云。  谁料寒潭落水惊破宿命,诡谲权谋如潮涌至,步步… 相国在上相国是皇上的什么人  相国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相国 国相  相国是啥  相国在上上汤豆苗  相国为上在军  相国在上免费阅读  相国和上卿  乃拊循勉力百姓翻译  相国在上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  相国在上免费观看  相国是什么地位  相国在上笔趣阁最新章节更新内  

《相国在上》013过河卒

相邻推荐:与你共沉沦  双鱼  重生后长公主提刀杀上王座  月亮骚动  吻卿(先婚1v1h)  在劫难逃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官场:庆功宴秒变鸿门宴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砂砾  岁岁合欢  开启我的边疆军垦生涯  偷偷藏不住(1v1h)  玄幻:逆命万世,我打爆仙帝  意乱情迷  金不换  上钩  恋舒  天魔夜行  十月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河卒】

“母亲,我始终坚信父亲两袖清风,那些弹劾只是恶意构陷,不过——”

薛淮起身从案上拿起那本卷宗,递到崔氏手中:“母亲看看这个。”

崔氏接了过来,慢慢翻阅起来。

她是大家闺秀出身,虽说久居深宅,却也能看得出这本卷宗里,那些藏在平实文字之中的险恶用心。

良久,她蹙眉道:“这不可能。”

薛淮连忙问道:“母亲此言何意?”

崔氏将那些账册银钱的问题逐一辩驳,肃然道:“自从我嫁给你父亲,家中库房便一直由我掌管,一应收支由我做主,你父亲从不干涉。倘若你父亲当年借着河工中饱私囊,我不可能不知情。这些账目的差额必然存在缘由,而你父亲素来谨慎,断然不会留下这种含糊不清的记录,所以只有一个可能,这些账目被人动了手脚。”

薛淮心中一凛。

他猛地想起薛明纶掷地有声的表态,对方说这些工部的旧档绝对不存在被人篡改的可能。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

这个时代又不存在极其高明的鉴伪技术,他如何能做到这么肯定?

在薛淮沉思之际,崔氏继续说道:“至于石料削减三成一事,这里面同样存在蹊跷。或许你父亲当时在主持筑造堤坝时,确实做出过这样的决定,但他不会说出石减三成以节民力这样的话,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大坝可以坚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爱惜子民不假,但他会采取其他的方式,而不是让堤坝留下隐患。”

她顿了一顿,无比确信地说道:“你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岂会行此糊涂之举?”

相较于外面那些真假难辨的信息,薛淮当然更相信崔氏的判断,她一定是这个世上最了解薛明章的几人之一。

想到这儿,薛淮问道:“母亲,当年父亲在主持修筑扬州堤坝的时候,可曾留下过相关的手札?”

崔氏眸光一亮,连忙点头道:“当然有,你随我来。”

母子二人当即走出东跨院,在丫鬟墨韵的陪伴下径直前往位于西跨院的松柏斋。

这里是薛明章生前所用的书房,自从他离世之后,崔氏便让人日日清扫整理,房内纤尘不染,各种陈设与书架摆放依旧维持薛明章在时的模样。

墨韵站在门外廊下等候,崔氏从西边书架下方打开一个暗格,取出一摞文卷放在案上,对薛淮说道:“淮儿,这些便是你父亲在扬州任上留下的手札。”

薛淮很快从中找出一本《河工札记》,只稍稍翻看几眼便心中大定,转而对崔氏说道:“母亲放心,我一定会帮父亲讨一个公道。”

崔氏凝望着他自信从容的面庞,一时间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她多么希望儿子能够尽快成熟起来,不求他出将入相,只要能平平安安地活着就好。

这一刻她心中甚至生出对那场意外的感激,如果薛淮不是在生死间走了一遭,或许依旧不肯收敛锋芒,那样下去迟早会成为众矢之的。

朝堂之凶险无需多言,当初夫君若肯听她的劝……

崔氏强行压下那些痛苦的回忆,握着薛淮的手腕说道:“淮儿,你要小心一些。”

“是,母亲。”

薛淮恭敬应下。

崔氏又叮嘱他一番,让他莫要熬得太晚,随即便和墨韵返回内宅。

这一夜,书房内烛火长明。

天光微熹之时,薛淮揉了揉酸胀的眼眶,看着桌上零乱的情形,内心没有丝毫倦意,相反充满前世年轻时彻夜苦读的干劲和动力。

薛明章留下的手札极有用处,薛淮从中窥见十年前扬州河工的诸多细节,而工部旧档卷宗里的疑点大多有合理的解释。

眼下他即便找不到翰林院内消失的卷宗,无法证明工部旧档的真伪,依然有足够的底气应对顾衡的指控。

最大的危机顺利解决,薛淮开始思考这件事的本质。

顾衡的动机可以理解,他身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负责大燕境内各地水利设施的督造,尤其是一江一河及重要支流防洪堤坝的稳固,今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数十万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不论相关官员下场如何,顾衡都逃不脱朝廷的问责。

简而言之,顾衡只有将责任推到他人头上,他才有机会躲过一劫。

然而天子不会被他轻易糊弄,所以他绞尽脑汁从故纸堆中找出薛明章的嫌疑,至少要将损失最惨重的扬州府这口锅架在薛明章身上。

那么薛明纶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013【过河卒】

薛淮起身推开窗户,感受着凌晨清冷的空气,大脑变得十分清醒。

依照常理而言,顾衡作为薛明纶的核心下属,他在这种时候最理智的选择是寻求顶头上司的庇护,毕竟今年夏天的洪水属于天灾,人力终有穷尽之时,只要薛明纶愿意帮他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后果肯定不会太严重。

而站在薛明纶的角度,顾衡突然发难很容易让朝野上下误以为这是他的授意,甚至连天子都因此责问于他,因为他和薛明章同宗同源,堂堂工部尚书怎能连亲亲相隐的道理都不懂?

或许这就能解释薛明纶为何要将那本卷宗交给他。

如果顾衡的弹劾是薛明纶的授意,那他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哪有一边弹劾老子一边将证据交给儿子去寻找破绽的道理?

“看来工部并非铁板一块……”

薛淮很快想清楚薛明纶的处境,顾衡将他架在火上,这个时候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进退失据。

倘若薛明纶对顾衡出手,极有可能动摇他在工部的根基。

若顺着顾衡的心意,他又无法向天子交待,更不必说薛明章离世多年,他怎能在已故族人的头上泼脏水?

于是他将那本卷宗交给薛淮,并且对他多番提点,希望这个远房侄儿能够扭转局势。

往更深一层去想,如果顾衡不是薛明纶的心腹,那么他是谁的人?

薛淮感觉自己终于触摸到事件的一部分真相。

有人针对工部和薛明纶挖了一个坑,先是让顾衡跳出来将盖子掀开,而且一出手就是针对已故的薛明章,这样天子和朝廷就无法漠视,肯定会顺着这条线查下去。

至于最后究竟会查出什么,没人能够断定。

而薛明纶助薛淮一臂之力,恐怕不只是为了妥善解决此事,多半是利用他的清流身份,彻底将水搅浑,让局势变成一片混沌,甚至最后有可能演变成清流和宁党的混战,如此一来朝野上下的关注点就不会集中在他身上。

这就是所谓的党争。

联想到薛明纶让他去请教沈望,薛淮的思路愈发清晰。

现在他还有一个疑惑,宫里那位天子对此事态度如何?

薛明章短暂的一生光彩夺目,这离不开天子对他的器重和赏识,尤其是太和七年他上书请求筑造扬州沿江堤坝,当时几乎是天子乾纲独断,下旨命户部、工部与河道衙门相助,让薛明章得以施展胸中的抱负。

后来薛明章被擢为大理寺少卿,短短一年多又晋升大理寺卿,世人都以为这将是本朝一段君臣佳话,却不料薛明章英年早逝,据说天子扼腕良久,并给予薛明章极大的身后殊荣。

但现在是太和十八年。

本朝天子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不少大儒称颂圣君临世,如薛明章这样的忠贞能臣不在少数,那时的吏部尚书宁珩之亦非如今权倾朝野党羽无数的首辅。

当年朝廷可谓振鹭在庭政清人和,大燕国力蒸蒸日上,俨然太平盛世之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和事情都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