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相邻推荐:雷武 二嫁王妃不好惹 玄幻:开局顿悟无敌法 重生1975:从钢厂大院开始 娇软美人穿七零,禁欲大佬沦陷了 镜钥 星光大道中的起点 阴阳娇女的豪门与三界修行传奇 公路求生:我靠摆烂成为榜一 农门福女:空间在手致富我有 暗藏春潮 快穿:卑微系统跪求反派宿主摆烂 洪荒:化身食铁兽,萌哭后土 从吞噬万物开始无敌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炮灰女配野又娇,禁欲世子尽折腰 乡村傻医好快活 恶雌读弹幕后,把兽夫们钓成翘嘴 猫的梦里风卷起海 青蝉坠落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精神头恢复不少的高波找了过来,杨一木听说他老家工作已经交接了、婚离了、房子被收了,不由得感叹,高波做事其实还是挺干脆的,不然前世也不会把生意做那么大。
当然,前提是他自己得先走出低谷。
杨一木带他大概参观了一下玻璃厂。
参观的过程中,他能明显感觉到高波情绪挺激动。
这份工作对高波而言意义重大——不仅是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而且还能干点跟教育搭上一点边的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救赎。
“这是给你准备的宿舍。”杨一木推开走廊尽头的一间房门,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能来我真的很高兴。厂里的人事架构刚搭起来,现在就是个草台班子,正需要你这样有耐心的\"班主任\"呢。”
“我一定尽力。”高波笑了笑,“我先去厂里转转,你忙你的。”
杨一木只好陪着他笑,知道他这是赶人了,自己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话。
交代完事情,眼看日头西斜了,杨一木就赶紧往邮局方向去,今天十一号,该给老家那祖宗打钱了。
“弟,别买那么多,一张就可以了,我工资可都给你了,回家报不了账,老娘肯定是饶不了我的。”柜台上一个二十上下的姑娘对一个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说道。
“姐,你别管,我就喜欢这个猴子。”半大孩子还是坚持对柜台里面说道,“同志,再给我多拿些。”
杨一木把三十块钱交给柜台里面,就朝半大孩子那边瞅了一眼,居然是八零猴票。
这是新中国发行的首套生肖邮票,面值八分,这套邮票发行由国家首位邮票总设计师邵柏林推动,由中国国家画院院士、著名艺术家黄永玉设计。
八零年刚好又是庚申年,所以又叫庚申猴票,后因稀缺性传说在拍卖会上创下二百零一万元的高价,创造了一个升值神话。
对于集邮者来说,如果能够拥有一张八零猴票,那简直是一生荣耀。
可惜的是,幸运者永远是极少数。
杨一木忍不住插话,“眼光不错,多买点是对的,这邮票以后能升值。”
“谢谢。”半大孩子诧异地看着旁边的杨一木,又惊喜地转头对他姐道,“你看,人家都说我眼光好!”
姑娘撇撇嘴,“他说好,他自己怎么不买?”
杨一木不是不想买,想淘个整版太费力,不是随便跑个邮局就能买着的,没熟人关系根本就买不到整版猴票。
单张的升值空间有限,至于传说中的百万天价,那终究只是传说。
一两万倒是有可能的,要说艺术价值,它只是印刷品,印刷比较精美的印刷品。
谈历史价值,还不如费点力气去淘大清的大龙邮票又或者祖国江山一片红,2018年上拍会单张祖国江山一片红拍出了一千三百八十万的高价。
与其费这个劲,还不如去多撸几套房子呢。
想通了这事,杨一木就没在猴票的事情上多做计较,填了汇款单子,交了三毛钱汇费,办完就扭头去街中的为民饭馆吃晚饭。
所谓吃晚饭,对他好象成了一种应付。
明明饥肠辘辘,他却只吃了一碗就没了胃口,不是不想再多吃,是实在吃不下啊。
也许是天气闷热的关系吧。
不是菜不好,几个菜做得很用心,也算色香味俱全,不过肚子就是享受不了。
老板刘为民忐忑不安地问,“小杨老师,是不是不合口味?你说想吃什么,我明天给你做。或者明天给你换个口味。你尽管说,不会的我也能学着做。”
“跟你没关系,天热没胃口。”思维不在一个平面上,杨一木也懒得再多说,摆摆手结账走人。
回到了小院,睡到躺椅上,石榴树下,今天倒是出奇的有那么一丝凉风。
突然他想念起母亲做的家常菜:大咸菜炖馋豆,青椒烧小杂鱼,小青菜汤。
特别是夏天的傍晚,凉汤泡饭配上爽口凉菜,怎么都吃不够的,吃得那才叫一个舒坦。
这些家的味道,隔了一辈子也难忘记。
可惜从前家境不好时吃得少,等条件好了,他又回家少了。
日历掀了一张又一张,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一天比一天过得慢,这天早上杨一木正要吃早饭,林芳突然回来了。
她穿着明黄色连衣裙,披肩长发随风轻扬,说不出的飘逸,身姿高挑匀称,瘦不露骨,当真是女大十八变,果真一点不假。
“早饭吃了吗?”杨一木问。
“吃过了。”林芳先绕着小院转了一圈,忍不住叹了口气,这菜园子算是彻底荒废了。
杨一木趁机在她额头吧唧亲了一口,然后贱兮兮笑道,“想死我了。”说着就要往屋里拉。
“你去买菜吧,我今天在家休息,中午烧饭。你想吃什么,你就买什么。”林芳嫌弃地推开他的手,本打算歇会儿,可看到屋里乱糟糟的样子,又忍不住开始收拾。
先是把厨房锅碗瓢盆刷洗干净,又开始把杨一木的脏衣服整理好,一边打扫,一边不住的叹气。
见林芳脸色不对,山雨来前,杨一木觉得还是赶紧溜吧。
方校长进办公室时,看见杨一木一边喝茶看报一边傻乐,好奇地问,“一木啊,你一大早的乐什么呢?”
“师父你看。”杨一木指着报纸,道,“好多工厂都在骂《人民日报》,说他们天天宣传万元户,搞得工人心浮气躁,没法安心生产。”
方校长不以为然道,“人家报纸也是实事求是报道,有什么错?”
“可架不住有人就是跃跃欲试想当万元户啊。”杨一木笑道。
这年头不少工厂认为报纸片面宣传动摇军心,觉得应该更全面地报道个体户现状,发财的是少数,虽说少数带动大多数,但大多数个体户当下并不是什么万元户。
中午杨一木回家刚进门,林芳慌慌张张就让他把门栓上。
杨一木吓了一跳,“咋了?”
“发霉了。”林芳抱着一个罐子直叹气。
杨一木问,“什么发霉了?”
“钱发霉了。”林芳打开罐子,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杨一木赶紧捂住鼻子。
怪不得有人说钱臭钱臭,原来真是钱臭啊。
林芳伸手抓了一把钱,看了一眼,有点潮湿,边角都是有霉菌,这些钱一直放到罐子里,全埋在菜地里。
杨一木一直没地方花钱,就任意一直放了这么久,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具体数额。
“趁着今天太阳好,都挖出来,搁院子里晒晒吧。”杨一木说,“顺便数数咱到底有多少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