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作  者:身无分文

类  别:军史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4-17 20:57:35

最新章节:第29章 严师出高徒

【大唐末年+朝堂权谋+修理贪官+横扫突厥+爆锤吐蕃+开拓新大陆】镇压地主,梦回繁唐!红旗飘扬,开辟九洲五海!霸绝寰宇,终唐一朝,天下无敌!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从一介书生到领袖群雄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第29章 严师出高徒

相邻推荐:每日情报,从认识亿万富翁千金开始  浮漾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炼仙塔  说他废物,他年少成神?  娇客  转生成神悟树庭学者但降落地错误[星铁]  [银魂/威兔]路边的小兔别乱捡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娇养了小人国将军后,我暴富了  出狱既无敌,前妻要离那就离  偷吃美人师尊后他不跑还钓  地师传奇  平平无奇四公主(清穿)  重生逆袭成仙,开局撞破公主做歌姬?  人在高武:我掠夺寿元,杀敌成神  末世:我开酒店成富婆,全家哭着求原谅  我家宝可梦不太对劲  王妃难哄,摄政王日日不上朝  稳健修仙:开局词条劳逸结合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课,是温习背诵上午所讲经义,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可以请教老师。

众学童摇头晃脑,看似在认真背书,其实是趁机聊天耍乐。

张守义拄着拐杖来回走动,眯着近视眼观察情况。他来到李佑面前,突然弯腰凑近脑袋,仔细看了半天,问道:“新来的?”

“新来的。”李佑回答。

张守义见桌上啥都没有,又问:“你的书本笔墨呢?”

李佑说道:“还未去领。”

“做学童没有书本笔墨,就似那农夫没有锄头,就似那士卒没有刀剑,”张守义气得吹胡子瞪眼,呵斥道,“还不快去领取!”

“先生教训得是。”李佑立即说道。

苏如鹤也跟着站起:“先生,我帮他去领。”

“坐下,他自己没长腿吗?”张守义对苏如鹤没啥好印象。

“哦。”苏如鹤坐回座位,摇头晃脑背书,心里想的却是李佑讲的石猴故事。

李佑很快来到藏书阁,这里都是些浅显书籍,真正的好书已搬去清风书院。

“先生,我是新来的学童,想要领取书本笔墨。”

“学牌呢?”

李佑掏出自己的学生证。

眼前是一个年轻人,多半出身苏氏家奴,暂时在私塾担任校工。若通过考核,就能升级为助教,专门为孩童们讲解蒙学(学前课程)。

校工瞥了眼李佑的学牌,便拿出一套文房四宝,还给了四书课本和少许草纸。

仿照官学规矩,清风私塾也有两种学生。

一种是正学生,交齐了学费,享受全套待遇。

一种是附学生,免费听课,仅此而已。

在正学生当中,又分本家子弟和外姓子弟。苏氏本家学童,可免费领取学习用品,可免费在学校吃住。

书童苏爽,贫寒学子徐庆,都属于旁听授课的附学生。

而李佑手里的学牌,却跟苏氏本家子弟一样,这是极为特殊的优等生待遇!

贫寒学子徐庆,若能顺利考取童生,并且获得老师举荐,也能从附学生转为正学生,并获得李佑此刻享有的优待。到那个时候,徐庆将在清风书院吃住免费,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墨锭和草纸。

校工敲敲册子:“清点好了就签字。”

李佑仔细比对物品清单,签字道:“多谢先生。”

校工瞧了一眼李佑的姓氏,收起册子说:“获得苏家资助不易,你要好生读书。”

“学生谨记。”李佑把东西打包带走。

他现在的身份状态,有些类似“薛定谔的猫”。雇工没有当成,被迫签了收养契约,名义上属于苏皓的养子。

但是,这份收养契约,按例没去官府报备。他跟小妹的户口,既不在苏氏户籍正册,也不在苏氏户籍副册。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性质极为恶劣,即托庇于士绅大族的隐匿人口!

一旦哪天发生意外,苏家可以立即拿出契约,火速前往官府进行报备,让收养关系受到法律保护——这样既能不给官府交税,又能随时阻止家奴跳反。

朝廷也不是傻子,天宝年间专门出台文件,规定收养(生效)时间较短的养子(家奴),一律按照雇工身份进行界定,如此就可避免大族长期隐匿人口。

可法律是死的,地方官吏是活的,完全成了一纸空文。

若李佑表现得特别优秀,苏皓可以进行操作,让他以义子身份参加科举。名字肯定要改成苏佑,否则身份不被考官认可。但今后考上举人、进士,名字又可以改回来,以世侄的身份做官,融入苏家的社会关系网。

对李佑而言,对苏氏而言,都是不亏本的买卖。

可惜,李佑就没想过走科举之路,他只是拖延时间到自己长大。

抱着书本笔墨回教室,李佑刚刚坐定,就被张守义叫过去训话。

“名字。”张守义问。

李佑回答:“李佑,佑护之佑。”

既然不姓苏,又能领书本,那就是苏家资助的优等生。

张守义稍微重视起来,表情也变得和蔼,问道:“四书学到哪了?”

李佑回答:“囫囵读过,只背得少数篇幅。”

张守义告诫道:“读书不求甚解,那是学有所成之后的事。便如那百尺高楼,你当打好地基,否则便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堂下学童,我已教到《论语》,你要赶紧把《大学》补上,如此才能跟得上功课。”

“先生教诲得是。”李佑说道。

张守义说:“趁着堂下学童背书,我来给你讲《大学》经义,你把自己的课本取来。”

这是要单独补课了,看样子是个好老师。

李佑取来课本。

张守义问:“可会诵读?”

“会。”李佑说。张守义道:“把前几段读出来。”

李佑立即抱着书朗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了几段,张守义突然叫停,问道:“可知何意?”

李佑觑了两眼孔颖达的注释,思考回答道:“大学是大人的学问。何谓大人?洗去后天蒙昧,明白先天道理。欲明白道理,当时时自新,洗去旧染污秽,革除自身恶习,以达至真至善之境……”

“解得虽不透彻,却也没有太大错误,”张守义对李佑非常满意,说道,“大学之大,古音为太,大学即太学。明德是根本,新民是手段。自孔颖达以来,对新民多有解释,不同流派也各有见解,但你现在不用去知道太多。再说止于至善,不是说至善便是终点,至善只是一个开端。你要去做,要去实践,不能空谈,如此方得始终。只会空谈之人,道德先生而已,不是真正的大人……”

李佑一边听着讲解,一边看孔颖达的注释,发现眼前这老学究肚子里真有货!

张守义并非完全照本宣科,有时还特意提醒,说某处可另行理解,只不过暂时不用去管。

师生两人,一讲一听。

李佑偶尔提问,皆问到关键处,因此张守义讲得也很舒服。

“当当当当当!”

不知过了多久,放学钟声响起。

张守义顿时惊醒:“糟糕,讲过时辰了!”

下午的课,温习背诵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是要讲解辞章的。根据教学进度,可以讲诗歌,可以讲对联,可以讲古文,也可以讲试贴。

谁知给李佑补课太过投入,张守义竟然忘记时间,将下午的辞章课给弄没了。

“咳咳!”

张守义咳嗽两声,朗声说道:“今日便如此,放学了。”

全班兴奋高呼,恨不得天天这样,只怨李佑怎没早来,他们就可以轻松混日子了。

张守义捋着胡子,对李佑越看越满意,问道:“你今年多大?”

“十岁,虚岁十一。”李佑说道。

“孺子可教也!”张守义非常高兴。

《大学》一书非常重要,很多深入道理,小孩子不可能懂,需要用一辈子去体悟。

但是,李佑所表现出的智慧,根本不像一个小孩子,这让张守义如获至宝,想要细心雕琢此等璞玉。

苏如鹤突然冲过来,拉着李佑说:“快讲那石猴后来怎样了,可还有什么神通?”

“混账!”

张守义厉声呵斥,用拐杖指着苏如鹤:“你自己顽劣也就罢了,不可污染李佑。想要学神通,回家读《神仙传》去!”

苏如鹤疑惑道:“先生,《神仙传》里也有石猴吗?那书我还没看过。”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