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网

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墨坛文学网 https://www.22mt.org]

墨坛文学网>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

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

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

作  者:秋季

类  别:军史小说

状  态:连载中

动  作:加入书架章节目录开始阅读

最后更新:2025-04-17 17:49:58

最新章节:第42章 商者重利

朱允烨跪在奉天殿前,朱元璋的龙须气得直颤:你这孺子说要学宋朝重商?陈友谅要是知道你灭他还要谢你,怕是要从棺材板里爬出来!却见少年郎掏出算盘噼啪作响:爷爷,洪都城破那日,陈友谅的粮船早被商税压垮了!当朱允炆捧着《永乐大典》草稿瑟瑟发抖时,朱允烨已把税务院开到了西洋,监察院的密探盯着北元可汗的羊圈:禀太孙,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牧场偷漏铁器税,是否发兵?皇爷爷,您当年修长城防蒙古?朱允烨按下火药图纸:儿臣在居庸关装了二百门佛郎机,蒙古骑兵连马粪都不敢往这边运!从被朱元璋钦定为疯癫太孙,到用商税养出三十万蒸汽朋克铁浮屠,当郑和看着太孙监国的《航海条例》惊呼这是要垄断全球香料?朱允烨正把格物苑的浑天仪对准美洲,对朱棣留下的空位挑眉一笑:四叔,您提前两百年上班的工资,我给您存在海外金库了。 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大明朝朱棣篡位  大明朱棣打到哪里  大明历史朱棣  大明奠基人朱棣  朱棣要是在明末  朱棣改变了明朝的历史  如果朱棣再活20年明朝会怎样  

《大明:让朱棣提前两百年996》第42章 商者重利

相邻推荐: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模拟模拟就无敌了  重生不当老实人,我把妻女宠上天  鲁洋  我在末世疯狂作死  化龙  被弃三年:我靠茶艺让全族自相残杀  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  手机连未来,破产又何妨  崽崽不哭,舅舅们带全皇朝给你撑腰!  炼天剑帝  玄幻:开局兰若寺,神御聂小倩  四合院:开局从办事员开始  直播连古代:三岁团宠爆红全网  末日畸变:开局活吞眼镜王蛇  穿越宋青书,拒绝当舔狗后,周芷若急了  西游不死妖祖,请叫我蟑螂恶霸  总有人不想我拿冠军奖杯  纵火  重生八零,别人啃树皮,我家顿顿有肉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

言,这个消息并非完全在意料之外,只是推行速度稍快罢了。自太孙设立税务院和监察院起,官员们就料到了这一刻的到来。尽管新的税负较重,但考虑到商贾获利颇丰,十税一是能承受的。即便与历史上的宋元时期相比,这也属于低税甚至相近。正当朱允烨准备正式施行时,有人站了出来,这个时代向来不乏意气用事之人,哪怕是在鼓励大胆谏言的大明朝中,仍不乏时时挑战圣意之人,无论对错皆欲反对到底。于是,一位年轻官员昂首挺胸走向前,表达了异议。

这一段时间以来,因设立税务院与推行一条鞭法之事,朱允烨于朝廷中惩治了不少贪污官员以及与地方豪强有染的官吏。此举虽肃清了朝纲,但也致使诸多职位空缺,影响到国政运行的流畅。

为解此困,朱允烨从年轻官僚中提拔了一批新人充任其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批新人初掌大权,一时血气方刚,心中充满正气,总想着如何慷慨陈词、为民请命。加之他们对太孙殿下性情了解有限,故而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据理力争。

这些年轻人并非有意袒护富商,而是不论何事,但凡皇帝或监国有所主张,他们即刻引经据典反驳,指责不符合礼制及大义。当下便有一位年轻官员挺身而出:“启奏太孙殿下!”

闻听此言,众臣心中微微一震。他们此刻轻易不愿挑战朱允烨意见,一方面前人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另一方面,朱允烨一贯秉持利民之策,深受拥戴,百官已逐渐懂得审时度势、静观其变。只见这青年官吏高声进言道:“大明初立,至今不过二十载,正当予民休养生息之际,不宜妄自增加税负!”

朱允烨扫视着这群反对者,冷笑开口:“所谓‘予民休养’,你说的是那些勤耕苦作的老百姓,还是那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们?”

年轻官员硬着脖子辩道:“不管普通农民,亦或是商人,均是我朝子民!都应得到生息机会!”

朱允烨对此嗤之以鼻,再报一声冷嘲:“荒谬至极!”

这名年轻官员听闻,面涨红得像煮熟的虾,欲言又止,终是未再争辩——毕竟这是朝堂之上,并非街巷斗嘴之地。

朱允烨随之正色说道:“在孤设立税务院与监察院之前,即便那商税仅为三十分之一,几近形同虚设,他们却凭此举获取巨大利润。然后将所得悉数用于购田置地,并牢牢掌控,致令无数百姓无土可耕,其自身财富累积成山且漏缴重税,毫无敬天畏法之意,这等商贾也配号称‘为民’?”

年少官员哑口无言。然而朱允烨并未就此罢休。他深刻明白此人仅仅代表众多相似思想者的一隅,因此他语气更加坚决地继续说:“推行一条鞭法后,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民间百姓的经济压力,此等举措莫不是‘予民休养’之道?”

一些老臣闻言点头称许。自从条规施行以来,没有了恶霸横行,民众日子果然改善不少。那位年轻的提问官员张了几次口终究默然无答。“既然你们承认如此,先前为何还竭力反对一条鞭法令呢?是不是无论我说什么,你们都不会为大明未来发展及江山社稷考虑半分呢?”

朱允烨步步紧逼追问。“在你们心中,‘民’究竟是谁——富商吗,还是那辛勤劳作种地的农人?”

话毕,朱允烨目光如炬,牢牢锁住这些人。“商者重利,所积财富岂止千万巨万,可孤如今不过是收取十分之一的税额罢了……”

“你们必须齐声反对才对。”

“难道要国库中的银子,”

“由你们来掏腰包填补?”

“边疆遭逢外敌入侵时,”

“你们又是否能代为上阵,替那些饥饿的将士拼杀?”

朱允烨此言铿锵有力,听者哑然,再无人敢表示异议。

见群臣安静下来,朱允烨开口道:

“自今日开始,”

“大明商业税务,”

“每月需缴纳一次,”

“由税务院统一管理核算。”

“至明年春季,”

“则按照季度进行征收。”

众官俯身领命。随后政令颁布,消息很快传遍金陵与江南之地——商税从原来的三十税一涨至十税一,商人们听闻,无不一片惊愕叹息。

原先三十税一时,许多人还绞尽脑汁试图规避缴税;而今税率翻了几倍,这无异于让他们倾家荡产!于是很快便有不少商人聚集到一处奢华酒楼商议对策。只是这一次,他们脸上少了昔日的笑容,个个忧心忡忡。

其中有一位金陵城赫赫有名的王老爷,在推行一条鞭法初期并未及时去税务院和监察院注册,错失良机,只勉强获得了一个较低位次的皇商资格。其家族生意亦因此受到重大影响,地位大不如从前。可即便是这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借着过往多年经营积累下的威望,他在商界依然颇具分量。

面对满桌珍馐玉液,大家竟没了半点食欲,唯有王老爷独自举杯饮酒。他心里冷笑连连:

“前些日子你们将我远远甩在身后,”

“自己逍遥赚钱取乐去了。”

“现在朝廷提高了商业税收,”

“想必你们赚得越多交得也越多了吧!”

正如俗话所说,商人最难受的事情并非自身亏本,而是看着别人盈利却要缴纳更多钱给朝廷!王老爷瞅着这群满脸愁容之人暗感畅快。

这时,那姓赵的小商人看不下去了,冲着王老爷质问道:

“王先生啊,我们都得比原来多纳三倍税收,”

“为何你还能镇定自若,在这里怡然喝酒呢?”

听到这句话,王老爷放下手中酒盏,目光扫视四周,认出这位赵老板因为家业相对较小而行动敏捷抢得了先机,现如今反而超越众人不少。王老爷微微一笑说道:

“赵掌柜这话说错了啊,”

“先前朝廷设置税务院及监察院之时,”

“你们抢先一步得到了好处,”

“眼下谈到了该纳税问题,”

“怎么一个个反倒在这里唉声叹气?”

这话一出,顿时让其他商人心绪复杂起来。确实如此,当初约定共同反抗新政策的时候,这些人私下却争先恐后跑去登记造册获利,致使王老爷蒙受惨重损失。但毕竟利益当前,各人为自家打算又有何不可?

此刻场间略显尴尬沉默之际,有人忙出来圆场说道:

“诸位莫再争论!”

“我们此刻聚集于此,不是互相指责,而是要想办法应对才是啊!”

“咱们可不是来这儿争吵的!”

“赵兄,你还是少说两句为妙!”

“先听听王老爷有什么想法!”

王老爷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淡然说道:“我没什么好说的。”

他又补充道:“朝廷要多少税,我就缴多少税。我是绝对不会与朝廷为敌的!”

众人听到王老爷的言论,

心里都不由得一惊。

这还是以前那位守财如命、分文不拔的王老爷吗?

他居然如此转变了?

之前对王老爷不敬的赵老板此刻却开了口:

“王老爷,我们都这么敬重您,请您想个办法吧,您可不能这么做呀!”

王老爷笑着反问:“怎么就不能这么做了呢?”

接着他理直气壮地说:“本人遵守国法,缴纳商税,凭什么不可以这么做?”

此时众人开始明白王老爷已非往日可比,于是对他多有不恭之词。

王老爷听后怒将酒杯往桌上狠狠一摔,“话不投机半句多,诸位,王某就此告退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